世上最窮的人都在垃圾堆搜尋可用之物,因全球回收市場崩跌,其處境更雪上加霜,以致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。 在印度,來自地方及國外的回收垃圾,締造了高達250億美元的產業。《華爾街日報》(WSJ)指出,但「這一切都因美中主導的全球垃圾市場崩潰而顛覆,中國買全球最多的垃圾,美國則賣最多垃圾。」 2018年,中國大幅削減購買垃圾。「中國的需求降低,而美國卻持續供應,使全球垃圾市場大爆滿,也使各地的垃圾價格下滑。」 WSJ報導,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外加濟布爾垃圾掩埋場(Ghazipur Landfill),以前每賣一公斤寶特瓶,可得65美分,如今卻只能得36美分。結果,從鄉村搬到都市貧民窟靠撿垃圾維生的家庭,約20%搬回鄉村。 來自新德里東部、中部和舊德里的大部分垃圾都送進加濟布爾垃圾掩埋場,其垃圾量已增高到20層樓。德里南部和北部另有兩個垃圾掩埋場。 2003年,妲芚(Ambia Khatoon)和丈夫帶了3袋行李,與6名子女從鄉下搬到加濟布爾。直到去年,他們每天都只賺5美元的工資,尚夠支應子女生活、購買垃圾場旁邊貧民窟的地方。有些日子,垃圾掩埋場的溫度飆破攝氏38度。 垃圾市場崩潰使他們每天的收入不到3美元,這促使妲芚和長子搬回鄉下會漏雨的殘破竹屋,且每天只有幾小時的電力供應。在村子裡,她根本找不到工作,只能靠留在德里的家人寄錢回來。 令人驚訝的是妲芚寧願讓子女待在都市的貧民窟,也不願意他們在鄉下長大,而且只要回收垃圾的價格好轉,她也想回都市繼續撿垃圾。 ●為印度貧民經歷神的供應、早日脫貧禱告。(文取材自God Reports)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Copyright © 2016 國度復興報 All Rights Reserved.